最近好多粉丝私信问我:"为啥借款平台写的7%年利率,实际还款多掏好几百?"其实这里头大有门道!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讲,贷款年利率到底藏着哪些猫腻,手把手教你用手机就能算清真实成本。看完这篇,包你下次借钱心里跟明镜似的!
上周老张跟我说,他在某平台借了2万块,明明写着"年利率9.9%",结果12个月下来多还了2200多。这时候老张就懵了:"说好的9.9%不是应该1980吗?这多出来的钱哪儿来的?"
这里要敲黑板了!还款方式才是关键:等额本息:每月还固定金额,但前期利息占比高等本等息:每个月本金利息分开算,实际利率翻倍先息后本:前期只还利息,最后一期还本金
比如借1万元,年利率12%:
等额本息总利息:661.85元等本等息总利息:1200元
很多平台会把手续费单独列出来,这时候年利率计算公式就变成:(利息+手续费)÷借款本金×100%。假设借1万收3%服务费:
实际年利率 (1200+300)/10000×100% 15%
昨天教邻居王姐用这招,她直拍大腿:"早知道能这样算,去年能省下小两千!"
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打开微信搜索"利率计算器"输入借款金额、分期数、月供金额点击"计算实际年利率"

举个例子:借3万还12期,月供2780元:
总还款:2780×1233360元总利息:33360-300003360元表面利率:3360/3000011.2%实际年利率:约20.3%(因为本金在减少)
在A1输入-30000(借款金额),A2-A13输入2780(月供),输入公式:
IRR(A1:A13)12
结果显示20.3%,这才是真实年化利率!
实在不会用工具的记住这个:月供×分期数-本金总利息,再用总利息÷本金÷年数×2。比如:
总利息2780×12-300003360元速算利率3360÷30000÷1×222.4%
虽然不够精确,但足够快速判断是否高利贷。
上个月帮表弟看合同,发现5个平台里有3个在玩这些把戏:
某平台广告说"日息0.03%",听起来每天才3块钱?实际换算成年利率:
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
0.03%×36510.95%但加上服务费可能到18%
有些平台默认勾选"到期自动续借",结果:第1个月实际使用本金100%第2个月变成90%到最后1个月只剩8.3%
但利息始终按100%本金计算!
重点看合同里有没有写:提前还款是否收违约金已还利息是否退还剩余利息如何计算
最后给大家编了个顺口溜:
年利率,看IRR
手续费,要算进去
还款方式问仔细
合同条款逐字理
提前还款有无息
多比三家不吃亏
下次再看到"超低利率"的广告,记得先掏出手机算一算。毕竟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银!如果还有不明白的,欢迎评论区留言,看到必回~